历史
啃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大唐战将王玄策 > 第44章 玄策观星识吉凶 世民慧眼辨人才

第44章 玄策观星识吉凶 世民慧眼辨人才(2/2)

瞬间气愤融洽很多。

    王玄策不曾想到陛下竟如此可亲,紧张的情绪,顿时放松了很多。接过小黄门递过来的手绢,轻试了额头沁出来的汗珠。轻松的奏到:“微臣自从任黄水以来,发现不仅在黄水,在融州,乃至整个岭南道因为地处偏远;且很多地方都是黎、瑶、苗、壮等多民族杂居。不仅教化缺失,更不知论语不习孟子。蛮荒而未开化这为其一。

    自署理黄水以来,发现百姓农耕器具颇为陈旧,没有耧车,没有长曲辕犁,仅仅只是靠锄头一点点挖掘。这种落后的生产方式,自然限制了他们的创造力,因此不能生产更多的粮食。生产力底下这为其二。

    鉴于这两点,自到黄水以后,带入先进的农耕技术,让百姓的粮食增产,让他填饱了肚子,得到了实惠,他们自会用户我大唐的统治。人之初性本善,虽然他们尚未开化,但是在丰衣足食之后,授以孔孟之道老庄之学,让他们在文化上对我大唐有一种认同感,只有这样才能从精神层面上彻底让他们归化我大唐。

    这就是治边治心的目的:先让老百姓吃饱饭得到实惠,再输以文化得以教化,自然就心向我大唐。毕竟未开化之人,注重的就是先得到什么,其次才是我接受什么!”

    李世民听了他这一番方略,甚是欣慰。加上有黄水这么一番实践,顿时感觉治边治心之策略是正确的,也是可以行得通的,因为只有教化方会认同。

    只见魏征带着欣慰之情对李世民说到:“看来年轻人的洞察力,甚是浑厚。我大唐之人才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玄策这一番策论,正如陛下以前之讲述,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只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得以实惠,他们才能拥护君主。而玄策这治边治心之策,更是对此很好之补充,只有教化方可认同。从根本上解决西南边境时常叛乱之问题,安民安心!”

    李道宗随后也提起:“这次高昌大捷,臣弟感觉这套戍边方略,似乎也可以在这里一试,安边利民。”

    看李世民也有此意,王玄策随即又说出了不同之策论:“陛下,这套方略在西南地区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可行,但是在西域各国却是有待商榷!”

    这一说,说得三rén miàn面相觑,都带着好奇的眼光看着王玄策。

    “爱卿,你来说说,这所为何故?”李世民疑惑的望着他道。

    王玄策随即就呈上了这《谏西南番诸邦疏》。接着又向他们解释到:“微臣依照陛下的诏令,一路沿着边境回到京师。根据具体之情况,思索了甚多之意见与建议而成此疏,不知正确与否,特谏于陛下。”

    李世民通过小黄门接过此疏之后,大致翻看了一番,字字珠玑。于是就带着欣慰之情对他说道:“既如此,那你就详细来说说”。

    “自秦置交至,桂林,象郡,岭南四郡以来,这西南诸地,一直是我天朝上邦的治所。虽时常叛乱,但均是民族内部之战争,基本影响不到国体。这些地方经过这大几百年郡县署理,早已不具备独立之思想,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让其彻底归化,成为我们大唐的百姓。

    可这西域列国,向来都是自成一体,远离我华夏体制之外。不仅建国几百年,更和我大唐之教化丝毫不同。稍有不慎,强推华夏文化,则会再度引起叛乱。

    所以,微臣的建议则是循序渐进,先同化,再治心。就是先凭借我大唐强大的文化和科技实力来压制他们,吸引他们,当其有了认同感之后,顺带再带入我大唐优秀灿烂的文化!至此,西域渐安。

    正是因为陛下这些年的文治武功,不仅打通河西走廊,更通了西域商路。不单让我们大唐已经具备这样的条件,而且让我们大唐的繁荣富强,远播西域列国,让列国均有了向往之情。这吐蕃之松赞干布,泥婆罗的沙阿王子,于阗的尉迟伏阇信王子则是这一类的代表。”

    当王玄策说完这些的时候,他们三人也都听的一愣一愣的。李世民威服西域之目的正是为了大唐的安宁,成就一代帝王应有的功业,断没有想到这文化征服之意。但是转念一想:这的确是一可取之方略,虽说漫长,但是整体要比武力征服来的划算;而太学的这些留学生,似乎应该就是这教化人心之火种!

    于是李世民又接着问起:“此次平了高昌,以你看如何来管控?”

    听此一问,王玄策就浩然回到:“既然一战而定乾坤,就应该守得住,而不能因为胜利,再一次放弃西域,后撤回国。微臣以为,应在此地实行屯田;一方面可以为军队tí gòng强有力的军粮gòng yīng,另一方面可以将先进的中原农耕文化带入西域。这样西域百姓看到我们的先进文化就会相互效仿,自然对我大唐就有了好感。当百姓对我大唐有了好感之时,自然会学习我们的文化,学习我们的技术;这时候再用文化来教化人心,自然水到渠成,西域也牢不可破”。

    三人听闻此言,都甚为称善!

    “依你所见,实行郡县制如何”

    “微臣建议,不能够强推郡县制。”

    听此一言,魏征愣了,就疑惑的问到:“这是为何?”

    王玄策于是又说到:“高昌立国已有七百年来年,虽说我大唐举义旗兴义兵,一句荡平了高昌国,但不足动摇此根基。爵位仅仅只是一个身份的象征罢了,陛下何不仿效汉制,依旧推行都护府的制度,将官吏任命权收归朝廷,授唐印,任唐职。架空高昌国王,让其成为一个名义上的象征罢了。虽说名义不同,但是实体和郡县制一致,更可利于我大唐朝廷的统治!”

    听这么一说,魏征也带着肯定的目光,点了点头。感觉这个青年才俊说的是对的,为刚才的疏忽表示歉意。

    接着王玄策又将这一路走来了解到的西域列国以及吐蕃的具体情况,和曾经关于东突厥边境互市的一些意见与建议。详详细细,完完整整的给他们做了详细的阐述。众人心中也都知晓了一个大概。

    经过与他这一番声情并茂,言简意赅的谈话,李世民也感觉到这个年轻人很不一般,既如此,就留其在京城参赞军务吧。于是就说到:“王玄策听封!”

    王玄策赶忙跪下,聆听李世民的旨意:“鉴于你治理黄水有功,考察边境建议甚是合理,特赐鱼符,升任右卫率府长史”。

    王玄策听闻圣意,随即叩头谢恩。自此,他在京城终于有了一个落脚的地方……

    数日之后,李世民就传下三道旨意。一曰:在高昌故地设置安西都护府。二曰:开通与东突厥各郡县的边境贸易。三曰:扩大太学,广收各国留学生。

    大唐从这一刻开始,在君明臣贤的制度之下,光芒万丈,海晏河清……

    小知识:麹文泰,高昌国王,贞观是十三年(公元639年)侵犯焉耆,伊吾二国,断西域商路,李世民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之下,派遣侯君集于贞观十四年灭了高昌。麹文泰曾帮助玄奘法师前往天竺取回真经,玄奘法师也答应归来后于高昌国讲经三年,正是因为这次覆灭,让玄奘法师提前归国。李世民死后,刻征服的十四国君王像于昭陵前,麹文泰则是其中之一。

    另一条长安的美食确实很多,据《酉阳杂俎》记载:今衣冠家名食,有萧家馄饨,漉去汤肥,可以瀹茗。这就是雪雁请他们吃馄饨的缘由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