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啃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石头记真相大揭秘 > 第46章 贰臣:夹在三股势力之间的人

第46章 贰臣:夹在三股势力之间的人(2/2)

李自成之后,后来洪承畴为代表的明朝文武官员被戎羌(满清)捉住了,纷纷投降满清。可笑他们不吸取此前投降李自成的教训,在满清的荣华富贵和一己安危面前,什么儒家道德、民族大义全被抛在了一边,奴颜卑膝的纳降献忠去了,结果除了极少数被重用,大多是再次被讹诈,很多人丢了身家性命,并没换来荣华富贵。就是洪承畴、钱谦益这样的降清“成功人士”,难免被扣了屎盆子,遗臭后世。

    另外书中在写贾瑞故事时,特别交代了时间:“这年正是十一月三十日冬至”。而有心人根据万年历查证,在明末清初,从万历到乾隆年间,“十一月三十日是冬至”,只有公元1642年这一年。而在1642年这一年,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如疯狗般四处进击,而满清屡屡南下趁火打劫。也就是在这一年,清军攻克松山,洪承畴、祖大寿被俘。也就是这一年,洪承畴降清。根据冬至日的推测,贾瑞的故事恰好也发生在1642年,这难道是巧合乎?

    4)洪承畴:大明假的文天祥

    从洪承畴降清的过程看,他不过是个假的文天祥

    1642年(明崇祯十五年、清崇德七年)三月,清军应邀夜攻,松山城破,洪承畴、巡抚邱民仰被俘,总兵曹变蛟等将领被杀。

    刚开始,洪承畴表现得很有节气,大有做第二个文天祥的气概。史书说“洪承畴绝食数日,拒不肯降”。皇太极派所有能动用的人前去劝降,均被大骂而回。皇太极仍不放弃,特命最受宠信的吏部尚书范文程前去劝降,看他是否果有宁死不屈的决心。

    范文程至,洪承畴则大肆咆哮,而范文程百般忍耐,不提招降之事,与他谈古论今,同时悄悄地察言观色。谈话之间,梁上落下来一块灰尘,掉在洪承畴的衣服上。洪承畴一面说话,一面“屡拂拭之”。范文程不动声色,告辞出来,回奏太宗:“承畴不死矣。承畴对敝袍犹爱惜若此,况其身耶?”皇太极接受了范文程、张存仁等的专业意见,对洪承畴备加关照,恩遇礼厚。

    隔日(五月四日),皇太极亲临太庙,洪承畴立而不跪。皇太极问寒问暖,见洪承畴衣服单薄,当即脱下自己身上貂裘,披在洪承畴的身上。

    这是劝降洪承畴的guān fāng的版本,倒是野史演绎的版本更符合贾瑞犯淫戒亡身的隐喻。野史虽不足信,但也能让人一乐,请看孝庄劝降版。

    -

    庄妃娘娘的“**汤”

    民间广泛流传的另一个版本是庄妃劝降了洪承畴,这个版本的经过大致是这样的:洪承畴一动不动地躺在光板床上,忍受着饥渴的煎熬,只求速死。忽然闻到一股奇香扑鼻而来,弥漫在整个囚室中。他精神为之一振,微微张开双眼,面前竟站着一位满洲贵妇人,袅袅娜娜,一头乌黑油亮、光可鉴人的秀发,挽着高高耸起的云髻,衣袖下腕似嫩藕,手如葱白,窈窕的身材如风摆杨柳、出水芙蓉。洪承畴只觉得整个囚室变得亮堂起来,似乎连饥渴也忘了。

    庄妃说:“听说洪将军有年过花甲的老母,你若走了,谁来孝敬她听说洪将军闺房中有结发的妻子,偏房中有娇美的爱妾,你舍得让她们独守空闺吗”

    洪承畴听后酸楚万分,一言不发。庄妃觉得时机来临,连忙从带来的竹篮中取出玉壶,两只酒盅,倒满人参汤说:“洪将军已决心一死,我不敢让洪将军坏了名节,这是送行酒,请将军饮下。”

    洪承畴沉默良久,一口喝了下去,谁知“酒”刚一入口洪承畴便觉出这不是酒是人参汤,心中不由一喜,不禁连饮数杯。

    庄妃又说:“洪将军已数日未进饮食,身子虚弱,再多饮几杯吧!”说着双手按住洪承畴的双肩,洪承畴似乎被雷电击了一下,不由伸出双手,紧紧握住了庄妃的手。

    庄妃故意娇滴滴地说:“洪将军还有什么话吗”庄妃的所言所行,唤起了洪承畴对女人的思念,对生的留恋,他决心不再去死……

    --------------------

    无论是劝降的哪个版本,洪承畴都一如贾瑞,眼里只有‘美人’,而无视‘白骨’,只看到个人的荣华富贵,哪管汉家子民的累累白骨,贾瑞的故事,正是********,洪承畴的故事,正是明亡清兴的历史给后人的宝鉴。

    -

    千夫所指洪承畴

    说到洪承畴,不能不提到吴梅村写的《松山哀》,这首诗,写的是洪承畴战败降清,甘心清军鹰犬,追杀抗清力量。诗中颇含讽刺之意。诗中写道:“出身忧劳致将相,征蛮建节重登坛,还忆往时旧部曲,喟然叹息摧心肝。”由此可见,当时降清变节的洪承畴已为千夫所指。究其原因,在于他降清为满清鹰犬,一路南下给汉家子民带来了无数的惨案血泪。他的罪行,除了现在的清史专家阎崇年等人视而不见之外,历史是不会忘记的。

    其实他何止是千夫所指,而且还是众叛亲离。他的朋友耻于与他交往,他的至亲人,都不认他。

    顺治四年,即公元1648年,洪承畴奉召回京后,派人奉迎老母北上。洪老太太到了北京一下车,看见跪迎的儿子,便抡起枣木拐杖,劈头劈脸一顿好打,口中不停地骂:“你这个不孝的畜生!我七十多岁了,你教我到旗下来当老妈子?我打死你,替天下人除害!”当时,洪承畴已为满清镶黄旗汉军,按清朝定制,旗下命妇必须轮番入侍太后。洪母以入侍满清太后为耻辱。老太太两千里迢迢路程,不辞辛苦,艰难跋涉,借题发挥,就是要为前明遗民出一口恶气。

    老太太棒打洪承畴一段,是不是会让你想起贾代儒打贾瑞?“发狠到底打了三四十板,不许吃饭,令他跪在院内读文章,定要补出十天工课来方罢。”

    这段的批语也耐人寻味:〖庚辰眉批:处处点父母痴心、子孙不肖。此书系自愧而成。〗

    贾代儒分明是贾瑞的爷爷,怎么是‘父母痴心’?我看洪老太太棒打洪承畴,倒是‘父母痴心、子孙不肖’。

    洪府落成后,洪承畴曾亲往家乡叩请母亲前来居住。但洪老太太深明大义,故意穿着出嫁时的明朝衣裳,端坐在堂上,就是不肯住洪承畴所建的府第。洪承畴又去找他的弟弟洪承畯劝说母亲,但其弟痛于国亡兄降,发誓“头不顶清朝天,脚不踏清朝地”。在家乡英都修造了一只木船,然后携母亲坐在船里,泛于江上,过着隐居生活。后人为纪念他们的民族气节,在他们孤舟隐居的石壁上,刻下“素月孤舟”四个大字。

    在婆母的影响下,洪承畴的妻子莲心愧于丈夫的投降变节,愤然削去头发住进了尼姑庵。后来,有人在洪府大门两边贴了一副对联:上联,忠义孝悌礼仪廉;下联,一二三四五六七。上联无“耻”,下联忘“八”。这分明是骂洪承畴是无耻王八。

    书中说贾瑞“最是个图便宜没行止的人”,又贪恋女色,王熙凤暗地骂他“这才是知人知面不知心呢,那里有这样禽兽的人呢”。平儿则骂他“癞蛤蟆想天鹅肉吃,没人伦的混帐东西,起这个念头,叫他不得好死!”

    洪承畴深受明朝厚恩,却无耻降清,给了大明最终一击,虽然他后来也作出过缓解满汉矛盾的事,但明朝遗民始终不肯原谅他。

    不过到现代,反倒是替洪承畴大翻案:

    1991年,《求是》杂志副总编、历史学家苏双碧到洪承畴家乡英都考察,挥笔题词:“开清第一功”。

    1996年,在泉州举行的洪承畴学术研讨会,到会专家学者及其他人士对洪承畴积极致力于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历史功绩高度评价,予以肯定。

    2003年,清史砖家、吉林省社科院研究员李治亭推出《清史》,对洪承畴的历史功绩作出了肯定。同年洪承畴学术研讨会召开,定位史上洪承畴是开清重臣、中华民族杰出人物,为统一中国作出了贡献。

    2006年,洪承畴公园在福建南安隆重揭彩开园。多名清史专家从北京赶来参加开园仪式。

    ……

    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清朝乾隆皇帝鄙视洪承畴而将其列入《清史·贰臣传》的头号人物。当今的专家们不知道怎么想的,洪承畴是一个连母亲、妻子、兄弟,甚至于他所效命的皇上都深为不耻的人物,竟然在当代被捧得这么高。又拍片,又建公园、建纪念园什么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洪承畴是个什么样的民族英雄呢。当然更让人怀疑的是这些专家们的底细,他们到底是姓满,还是姓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