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哥英明!”
刘升月眉开眼笑,为这个自称赵元的年轻人的开明而高兴,不免话多两句:“确实有大用!比如农政,农书的出现,是不是对促进农业生产有积极作用?”
赵元想了一下,道:“对。”
刘升月道:“农政是基础,其实,如、那样,真的很实用,可惜大多是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经验,若是有人能研究开发就好了。”
“研究开发?此谓何意?”
赵元好奇的看着刘升月,等待着他的回答,刘升月道:“唔……怎么说呢?比如说,研究什么样的种子才会高产,是否有抗旱耐寒的种子,如何抵抗病虫灾害一类的,还有畜牧方面,培育增肥更快的猪,产毛优质的羊,气大立足的马之类的,挺多方向的。”
赵元越听眼睛越亮,问刘升月:“月哥儿懂这些否?”
刘升月融合的记忆里还真有这些方面的知识,不过,不算深,只是浅显的知识,于是他道:“略知一二。”
赵元:“月哥儿学医还学这些吗?”
刘升月道:“学医不用学这些,喜欢看书,又喜欢自己动手,看得多了,做得多了,自然就学会了。”
赵元听得连连点头:“这便是工匠们所说的眼到手到?”
刘升月:“对,实践出真知,是赵括还是李牧,试过方知。”
赵元微笑,点评:“这例子颇为生动。”
点评完,转而问:“月哥儿读过许多书?”
刘升月:“还行吧,主要读的杂。”
“那为何不去考科举?”
刘升月摸摸后脑勺:“什么都学了,偏偏没学怎么吟诗作词,杂学研究挺透,偏偏对经义未曾通读过,诗赋论策,论和策还能说个一二五,诗赋一窍不通。”
赵元好奇:“为何不涉诗赋?”
刘升月想了想,道:“大概因为我是经世致用派的。”
赵元先是一愣,蹙眉想了想,问道:“经世致用派?这是哪一派的学说?不曾听过。”
哦,对,经世致用派是明清的儒学学者提出来的,现在理学都还没启蒙,哪里来的经世致用派。刘升月只能往自己那莫须有的门派上吹:“乃是我师门长辈们的主张。”
“未请教月哥儿师门是?”
“蜀山。”
再提这个名字,刘升月已经能很坦然了。
“蜀山?”
赵元眨了眨眼,温声请问:“许是我孤陋寡闻,未曾听说过。”
刘升月笑起来:“郎君不曾听过也不奇怪,因为我师门一直不曾显于世间,门人有务农耕田者,有打铁铸剑者,亦有行医济世者,师门门规并不禁门人从事何等职业,只要能学有所用,自立自强就好。”
赵元问他:“那如何月哥儿要说出来师承呢?”
刘升月一半是真一半是假的道:“一半生活所迫,一半则因报师恩。”
“此话何出?”
赵元问。刘升月则答道:“这东京城里,行医问诊一则看年资,二则看师承,遵从名师传承,我所学之医术,虽然出自名医,然自问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