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239章 再遇(1/2)

    李翊并不是第一次来玉门关,当年他征服西羌的时候,就曾经来过这里一次。

    此时的玉门关内,房屋连绵,客舍如云,俨然具有了都市范,规模已经过了郡城敦煌。

    如今的玉门关一带,战场的酷烈肃杀之气,已经完全消散,代之的是一片喜气洋洋。

    其实,从李翊平定西凉后,周边的百姓就已经开始往玉门关涌过来了。那些久经乱世,已经有些习以为常的人都知道。大战之前,一定是要尽量避开的,但战后却未必。激战过后,战场上往往留有大量物资,对贫寒的百姓来说,是个发财的好机会。

    当然,这种机会之中往往蕴藏着风险,可对连下一顿饭都不知着落的人来说,风险这东西,谁在乎呢?

    商人出钱,百姓出力,钱粮、食盐,种种商品都可以拿出来交易,之后怎么处理,就由商人们自己开动脑筋了。

    反正是这里纳入大唐的管辖之后,所有人带着最大的积极性投入了工作。

    一时间,玉门关城外多了无数市集,像是一夜之间,就从无名小城,变成了洛阳、长安这样的繁华都市了一样。

    但等首任凉州刺史梁习赶到后,他敏锐的发现了机会,他直接向李翊提议,借着这个时机,在玉门关以东的地方,建设一座新的城池,一座丝绸之路上的大城。

    李翊开始有些惊讶,建雄城这种劳师动众的面子工程,应该不是梁习的风格,直到和梁习详谈之后,他才再次发出了感叹,古人的智慧果真不能小觑。

    尽管不知道城市化的理念,但梁习对于人口众多的大都市,在经济、政治、文化方面的促进作用,却理解得极为透彻。

    汉武帝当年曾勒令天下的豪强游侠去长安定居,固然有约束这些藐视王法,为所欲为的豪侠的意图,但未尝不是为长安增加人口,增加都城优势的意思。

    人本身就是最大的财富。这一观点,是李翊和梁习最谈得来的一项。

    李翊认为,既然李翊未来有开拓西域的打算,那么建立一个中心很有必要。与其任由因战事而聚集过来的人口来了又去,莫不如借着这个天赐良机,将玉门关的扩建就此规划下来。

    玉门关地理位置极好,处于西域进入大唐的咽喉之地。这么个地方,这么个时机,不利用起来实在太可惜了。

    至于建造城墙的耗费,梁习认为不是麻烦,他的观点是,新城根本没必要建城墙。

    反正西面三十里外就是玉门关,就算真有敌人轻兵突袭,突破了外围的防线,大家往城里躲一下也就是了。

    对梁习的建议,李翊深以为然,当下传令梁习全面执掌凉州的民政事务,其中当然也包括了玉门关扩建的工作。

    有了梁习的主导,玉门关的扩张顿时从无序向有序发展,整体场面虽然尚显杂乱,但有心人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建城相关的各项工作,其实已经井井有条的展开了。

    时隔多年后,李翊再度来到玉门关的时候,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他记忆中的玉门关了。

    ………………

    李翊一行六百多人,来到玉门关时,天已过午。

    如果是平时,李翊带着六百人早就呼啸而过了,只是携带着货物,事事还是要征求糜威的意见。

    糜威主动对李翊说道:“大掌柜的,出了玉门,就是西域。兄弟们万里跋涉,早已经疲劳不堪,我们何不在此地休整几日,准备粮食、清水,然后过关。”

    李翊随口答道:“好,就依二掌柜的意见。”

    路边早有一帮客栈的伙计,七嘴八舌的在为客栈拉人,李翊骑在马上,看着糜威与他们交涉。

    不一会,糜威回来,对李翊说道:“大掌柜的,前面不远左拐,有家悦来客栈,足够咱们六百人居住。这不,客栈的伙计跟随来了,正好为咱们带路。“

    李翊一听,什么客栈可供六百人居住,这也太大点了吧?

    带着三分不信,李翊张口问道:“你家客栈占地多少?怎会有如此多的客舍?我这货物、马匹如何安置?”

    伙计一听,就知道眼前这位主是个白羊,不禁在心里悄悄磨亮了刀子,准备宰上一刀了。

    伙计向前,嘻嘻笑道:“掌柜的,我家客栈足有五十余亩,上房三十余间,普通客舍一百多间,马棚数十个。莫说六百人,一千人也没问题。只是掌柜的这么多人,银子花费可也是极多的。”

    李翊一听,笑呵呵说道:“你且仔细说说,都有什么花费?”

    伙计说道:“上房住一晚一人三千钱;普通客舍每人一千钱;大车上的货物不可能露天存放,占用库房的话,一辆大车一晚五百钱;马匹全部用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