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情况。
换作国家拥有军队该是多少战兵,一名战兵搭配至少一名辅兵,属于辅兵的数量绝对比战兵多的情况。因此能够发现一点,明明号称几万、十几万、乃至更多的军队,每每损失一成左右,军队就失去继续战斗的能力,可不就是因为战兵没了,辅兵又扛不了大梁嘛!
春秋时代不一样,该是多少战兵,对内对外公布的就是出动多少军队,没有将辅兵计算在战斗力名目里面。
到战国时代之后,动辄几万、十几万、几十万大军,其实是将辅兵也算了进去。
更后面的话,有个两三万就号称十万,二十来万就号称百万大军了。
赵毋恤的意思就一个:他们的战力有限,别说是一个又一个城邑打过去,会不会被咬住再吃掉都不好说,只差质问智瑶是不是要让他们去送死了。
送死?现在是赵毋恤需要冒险,又不是智瑶或魏驹必须去。
当然,智瑶和魏驹也能去,不过很可能被几乎所有贵族骂傻逼。
他们要是真的那么干,成了还还好说,不成极可能连赵氏都会骂。
“往西,如何作战皆在你意。”智瑶只是给出方向,某种程度还成全了赵毋恤的大义呢。
现在是赵鞅统率晋军在正面战场直面联军,想不想吃掉那支联军,能不能吃掉,看有没有能力将联军堵在大河北岸。
赵毋恤是赵氏的世子,赵氏的家主是晋国的“卿”之首,赵氏承担更多不止是义务,同时还是一种必须承担的责任。
几乎好处占尽,义务和责任都不想付出?天底下岂有这种美事!
面对智瑶的回答,使得赵毋恤说什么都不对了。
难道赵毋恤要说智氏和魏氏去顶雷,他继续在后面看戏吗?能够无耻地说出来,也要看智瑶和魏驹是不是傻子啊。
魏驹不知道“偷鸡不成蚀把米”这句话,要不然对赵毋恤看法绝对是这个评价。
谁让赵毋恤之前躲在“牧”看戏。
早干嘛去了?
智瑶和魏驹已经顶了两波联军,出现了损失,找到机会来郑国发一笔,并且还没有耽误为国效力,指责一句试试?
“分兵罢!”智瑶没有给谁多发挥的空间,说完示意该干嘛就干嘛去。
魏驹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出了智瑶的大帐就去早准备就绪的己方大军,带着大军开始向东。
赵毋恤则是待在原地,沉默看着老智家的辅兵收拾最后一顶大帐,再沉默地看着智氏的大军南下。
“世子,我等即刻向西?”齐安问道。
公正而论,赵氏的人尽管很希望智瑶和魏驹带着大军向西,自小培养起来的三观却不能够说智瑶和魏驹带上自家的部队去获取收获不对。
换作他们?做晋国主的是其他家族,事先已经有了付出,同样不乐意去帮忙顶最大的那一颗雷,干能取得收获又对战局起到作用的事情就挺好。
“瑶实可……怕。”赵毋恤本来想说可恶,问题是说出去会令人毁三观。
齐安附和道:“智氏有此世子,必兴也!”
赵毋恤:“……”
玛德!
我那是赞美吗?
分明是感到非常的忌惮啊!
“我现在要是去将敌军吸引过来,有切断智瑶和魏驹后路的危险,会逼得他们率军归来吗?”赵毋恤忍不出生出了这样的念头。
什么情况?这是觉得,我不好过,你们特么也别想好过???
总之,智瑶和魏驹率军开始席卷郑国,能轻易将城池拿下就攻,尝试了看到不好打也没有强攻,转为对城池周边进行清扫。
没有足够自保能力的郑国各地,人口以及重要资源纷纷落入智氏或魏氏的手里,再被两家少量战兵和大量辅兵分批带着北上。
因为目标较少的关系,魏驹率先完成了“恶曹”以东对郑人的搬家。
而智瑶在席卷到“制田”附近之前就发现自己吃撑了,再则是郑国已经反应过来,继续进行特别军事行动会很危险,果断带着部队向北回撤。
他在“恶曹”重新跟魏驹会合。
“毋恤并未向西。”智瑶早得知这个消息。
魏驹一脸阴沉地说道:“我在此已与郑军交战二次。”
那些郑军是从“恶曹”以西过来,他们会来就是赵毋恤没有率军向西的原因。
“我早有所料,由此驻二‘旅’在此。”智瑶说道。
魏驹脸色不改阴沉,说道:“毋恤毫无担当!”
是吧?
他们南下只是一种合作,没有上下级的约束,赵毋恤没有向西不算违抗军令。
可赵毋恤并没有告知,着实是让魏驹感受到了背叛和被拖后腿的恶心。
智瑶面无表情地说道:“回国。”
老赵家的世子自己都不想帮助老爹,更没有为国尽忠的觉悟。
老智家和老魏家的世子都吃撑了,表示无力再战,有毛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