嘴唇上飞速地碰了碰,只是肌肤相贴,却似瞬间构筑了一个柔软、浪漫的梦。
下一秒,常周如梦初醒,后撤一步,擦拭着嘴,结巴道:“你、你这人,真是……”
俞扬舔着嘴唇笑,脸上亦是薄红,一面朝外走,一面回头道:“我走了。记得把协议给我。不要用电脑传输,直接打印出来,放在我床上就好。另外,我回来之前,不许搬家。”
这画面让董助理整晚地怏怏不乐,在帮俞先生整理书房的文件时,他还悲情地觉得自己能做佛罗伦蒂诺·阿里萨,可以等来年老色衰的爱情;等到经过客房听见常先生在跟俞先生通话时,他便沦为该写一封“陌生男人的来信”以自遣的边缘人物,但转念一想,他和俞先生之间连销魂荡魄的三天三夜也不曾有过,他分明只是贾斯汀·豪根斯拉格——一个本不配拥有姓名也不配拥有故事的荒唐角色。他冲开何其青的房门,一头扎进前辈的床上痛彻心扉地哭,“哇……我要辞职!我要辞职!我以为我是能受得了的,但我发现我根本受不了!”何助理舒展着满身油脂让他依靠,迷迷糊糊道:“让你少看情啊爱啊的小说,老板喜欢古典的,理性的,《庄子》那种,category theory(范畴论)那种,知不知道?扑街仔。”
方杭之先生生命的余烬只燃烧到了凌晨,第二日的晨间新闻和晨报,触目皆是这位毕生治史的学者的讣告和生平介绍。昨天夜里,俞氏姐弟赶到时,方老先生已将遗言交待过,仅睁着浑浊的眼睛维持着微弱的呼吸,几位亲眷守到两点,人也就油尽灯枯了。他那崇尚“炎凉无心”的哲学的大儿子伏在床边垂泪,不断用湿毛巾润湿着父亲的皮肤,说父亲前天傍晚还能拿笔写日记,写的是“新新不往,念念迁流;昨日之我,于今已尽”,好似平凡不过的一日。俞柳抛开对两人关系的芥蒂,抢过他手中的毛巾,要他去洗脸;俞扬则代为通知几位学界、出版界的旧交。诸事暂时安排稳妥,姐弟两人便站在走廊内各自平复。雨簌簌地落,俞柳将气窗往外推,湿气冷气一齐涌入,到底扑得肺叶里新鲜了些。俞柳回想道:“父亲去世那天,我人在会稽老家,好像也是这样的天气。”
“那天波士顿倒没有下雪,是个晴天。”俞扬低头点烟,“算一算,有二十八年了。”
“父亲去世,方伯伯是第一个飞往美国的。父亲能归葬故土,也多靠他斡旋。”
“我还记得他为父亲攥写的悼文,引用了白氏的《梦微之》,说‘君埋泉下泥销骨,我寄人间雪满头’。人生能得这样的知己,是父亲的幸运。”
俞柳长叹一声,“‘川阅水以成川,水滔滔而日度。世阅人而为世,人冉冉而行暮。’如今也轮到我们为他写悼词了。”
俞扬按揉了一会儿疲累的眼,问:“你不去看看方大哥?”
“我和你姐夫还没离婚呢,总要避避嫌。”
俞扬愕然,“方大哥对你还念念不忘?”
“大约吧。”俞柳朝身后望了望,无奈笑道,“方家两兄弟,一个朝三暮四,一个这样执拗,都让人头疼,唉。”
几日以后,一行人启程送方老先生的遗骨和遗物回吴兴。车队里的几位方老的旧友都有年纪,经不起颠簸,车足足慢行了七八小时。舟车劳顿,到了吴兴方家老宅,葬礼所需都由长辈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