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先生的观点与《红楼梦》文本完全背离
从上面的分析不难看出,把《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到第六十九回叙事内容说成是“乾隆二年的事情”,毫不搭界。那么刘心武先生为什么会给出这样的结论呢?我们还是回到他列举的证据上来分析。②
原型研究最早出现在语言学范畴,以后被借鉴和引用到了文学研究上。刘心武先生说:“我把研究的触角推进到……以及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时,从中采用了哪些人物原型、事件原型、细节原型作为艺术虚构的资源”。他这句话“原型作为艺术虚构的资源”,说得很好,原型既然作为资源,那么它与艺术虚构之间只能有相似性,有的是总体上相似,有的是细节上相似,好像一个家族的成员之间,总有各种各样的相似之处,如体形、相貌、眼睛、肤色、步姿、性情等等,但绝不是一模一样。对这种具有某种相似性的原型研究,使我们可以探讨作家的创作过程和创作动机,并提升到对文学创作规律的探讨。我们知道,曹雪芹创作《红楼梦》曾有过大量的原型人物、原型事件和原型细节,就红学目前考证的成果足以证明这一点。那么如何认识原型与贾家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基本的理论前提。
原型与虚构的意象之间的相似性,有多种多样的情形,简单地说,一类是以某个原型为模特进行虚构,原型与虚构是基本相似;另一类是“杂取种种”,从多个原型身上汲取,而后虚构成一个整体形象。这样的话,原型与意象之间,只有某一点或某一部分相似。好像“家族相似性”,血缘关系越远,相似点越少;血缘关系越近,相似点越多。刘心武先生所举的例证属于“杂取种种”,充其量不过是历史素材。在第五十八回只有几句话:“谁知上回所表的那位老太妃已薨,凡诰命等皆入朝随班,按爵守制;敕谕天下,凡有爵之家,一年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姻。”它在小说文本中产生的作用:
一是封建礼制氛围的描绘,是《红楼梦》反映的时代的文化氛围的组成部分。因为一部作品文化氛围的描写是整体性的,社会性的,它的每一笔都和整体的、社会的文化氛围息息相连,越是史诗式的文学巨著,越能显示它每一笔描写所反映的信息,都带有强烈的时代气氛。封建时代守丧制度是儒家文化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封建等级制的一个缩影:“按爵守制”,老太妃死了是国孝,不同于贾敬之死是家孝,只涉及宗法血亲等级,不涉及政治官僚等级。
二是与第五十八回到第六十三回的叙事特征相吻合。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王熙凤等女主人也都到宫中守丧去了,再加上祭陵,约摸有一个月时间,给大观园带来了宽松的环境,是大观园不平凡的春天,写了大观园的几件具有特殊意义的事件:
探春理家,进行了小小的改革,给贾府的“大锅饭”体制打开了一个小小的缺口。尽管理家失败了,但犹如一块石头投进了死寂的一潭水,产生了一连串的反应;
赵姨娘生事。把她多年以来的嫉恨又爆发出来,是她在制造“魇魔法”之后的又一次**裸表演;
司棋闹厨,暴露了贾府家政开支的窘况,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贾府日趋衰败的趋势已不可挽回;
以芳官为首的小丫头大闹,直接表达了她们的情绪、意愿和要求,用王夫人的话说是“连伙聚党”的造反;
宝玉、李纨和小姐与丫环集体过了一次具有平等民主意识的生日,表达了对平等民主的追求,也为“抄检大观园”和王夫人清理怡红院埋下了伏笔。
三是为王熙凤大闹宁国府逼死尤二姐提供了封建礼法的理据,揭露了贾珍、贾琏、贾蓉之流的守丧乱法。历代历朝对守丧未终、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