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的在此处。”
金顶大仙轻舒一口气,说道:“自来灵山,文始之号已经久不使用了。如今却是道号金顶。”
小沙弥忽然说道:“大仙你还是没有讲来到此处的缘由啊。”
金顶大仙听了,哈哈大笑,说道:“是贫道忘了,不好意思。”
“无妨。”唐三藏说道。
金顶大仙顿了一会儿,便将往事缓缓道来。
“其实昔年老君出关,我便陪在他的身侧。”金顶大仙说道:“我们一路走来,一路传道。只是到了如今的天竺地界,便受到了婆罗门教的反击。老君不愿做那夺人基业之事,便冷了传道之心,回兜率宫专心炼丹去了。只是彼时我承道日浅,那分争心未减。在东土呆了百年。便忍不住又来到了这天竺故地,重新传道。”
“彼时,天竺大陆之上。尽是婆罗门徒。此教等级森严,对普通民众压迫过重。贫道想来,这应该就是传道的契机。果不其然,不到三年,便小有成就。只是因此也招徕了婆罗门教的封杀。”金顶大仙眼睛抬起看着天花板,回忆着那段岁月:“那些波罗门教中多有疯狂信徒,将一众不信他教的民众尽数斥为异教徒。当场焚祭。贫道气愤其惨忍手段,便与那些波罗门上神斗了几场。只是势单力孤,差点道陨。”
唐三师徒都听得入迷,静待下文。
“幸好,后来被一个长老所救。彼长老见我传道之心颇坚。便指引我去找一位大智者。说他必能帮我。”金顶大仙继续道:“那位大智者却是一个小国王子,他天生大智慧,成年时便立下普渡众生之大愿。之后弃了王位,便四处苦修,我找到他时,他已经数日未进滴水寸食,整个人枯槁如败叶。他问我什么是道?贫道无法答他,便将老子五千言与他看了,谁知他看完之后便在一颗菩提树下证道成佛了。”
听到这里。唐三藏与几个徒弟交换一个眼神,这个大智者想来就是如来佛祖了。
“那大智者成佛之后,便创下教派。也要去传教。”金顶大仙说道:“彼时我还劝他,在这婆罗门之地,根本没有他教生存的土壤,他却是不信,坚持传教,最后终于将佛教发展成了笼罩西方的大教。他记念贫道曾与书点化之恩。便允我在灵山脚下建观传教。”
原来如此,唐三藏点了点头。说道:“这般因果真令人赞叹。”
金顶大仙笑道:“只是如今我也没什么传道之心了,便做了三教之间的传话人。”
孙猴子也是笑了起来,说道:“你便像是那两国间的使者么。”
金顶大仙不以为意,说道:“若能促成三教合流,倒也是一桩天送的造化。”
不觉间天色将晚,金顶大仙也不好教远来的客人熬夜,便道:“今夜且请圣僧和几位高徒歇息,明日请几位游览一番我这观中风景,再送几位去灵山。”
唐三藏自是满口答应。
次日一早,唐三藏便醒了,换了一身衣服,披上了锦襕袈裟,戴上了毗卢帽,手持九锡禅杖。
孙猴子见了,笑道:“师父这是要去相亲么?”
唐三藏瞪了孙猴子一眼,说道:“今日便要去灵山,怎么着也得把观音姐姐送的这身行头穿上啊。”
孙猴子但笑不语。
金顶大仙却早在堂前等着唐三藏几人,一齐用过早饭之后,便引着他们参观玉真观。
这玉真观虽是建在西天佛地,但却完全照着东土道观建造,置入其间,竟然浑没有半点身处天竺的感觉。
参观了半天,时至正午,又一起用午饭。
金顶大仙劝了唐三藏几杯素酒,说道:“圣僧此番取经之事,是三教共赞之举,贫道敬你一杯。”
唐三藏笑道:“贫僧所做之事,哪比得上真人之万一。”
金顶大仙笑道:“圣僧言重了。呆会贫道送你们过去。”
孙猴子奇道:“那灵山就在脚下,还用你送?”
金顶大仙却摇了摇头,说道:“俗话说望山跑死马,大圣莫看那大雷音寺就在眼前,但真要走过去,还要很久呢。再说那路上并不太平,我送你们出去,须得卖我几分薄面。”
“这灵山脚下也有不太平之事?”孙猴子奇道。
金顶大仙笑而不语。
沙和尚却低声道:“便算是灵山之中也不是什么无争之地。”
“我若不送你们,你们也许找不到路径。”金顶大仙不接这话,只说其他。
孙猴子笑道:“你这老道越会说笑,这西天俺老孙知道走过几次,怎么会不知道路径。”
金顶大仙也不恼,只是解释道:“大圣认得的是云路,你这师傅却是肉身凡胎,只能走凡路。那凡路,须从我玉真观下的门楼过,否则便走断你的腿,也碰不到灵山半根毛。”(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