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初,正杞宰相奉玄禺皇上之命到达东南沿海一带,调查当地官员与百姓是否与倭寇有勾结之事时。最后查明东南沿海的几座城池,只有温川城城主与守城大将有贪腐现象及勾结外敌之罪,而与之结党营私的小官小吏却有很多,不止在温川城之内,当时也抓了很多周边城池的。依照皇上的命令,要将所有勾结外敌者都以谋反之罪处以极刑,但是正杞宰相并没有那么做。他只是将温川城的城主和守城大将斩首了,其他的官员全部被关在了温川城大牢中,等待着发落。
可关于此事,太皓是不知情的。听了冀廷司法的提问,太皓思量片刻说道:“按照东方帝国律法,这些勾结外敌者都犯了谋反、大逆之罪,理应全部斩首,当时正杞宰相为何只将城主和守城大将斩首了,而剩下这些官员只被关入了大牢,现在温川城大牢里总共关了多少勾结外敌的囚犯?”
冀廷回答道:“在温川城大牢中,共关押了五十八名被正杞宰相查处的囚犯,其中,因为受财枉法罪被抓的有二十名,其余三十八名都是因为通敌罪,他们或多或少都与倭寇有关,这些囚犯中,在温川城抓捕的有十二名,在周边几座城池抓捕的共有四十六名。”
太皓点了点头,继续问道:“正杞宰相当初有说过要如何处置吗?”
“正杞宰相说这些囚犯中的男子全部充军,女子全部流放。”冀廷道,“可是下官认为这种做法不妥当,因为目前倭寇依然猖獗,直接将他们充军或是流放,恐怕是给倭寇带来了便利,万一他们再次被倭寇策反,对我们可不是一件有利的事。”
太皓追问道:“你的意思是说倭寇会与这些被判决的囚犯进行联系,然后利用那些犯人来对付你们?”
冀廷道:“下官认为不是没有这个可能,据下官调查,在这批囚犯里,有一个囚犯是犬歪的妻弟,名叫蓬时。他是在台川城被抓到的,当时他是台川城一个军队的校尉,他曾引领倭寇进入过台川城。”
太皓沉思半晌,回应道:“除了这个蓬时,在大牢里还有与那些倭寇、海盗,有亲戚关系的囚犯吗?”
冀廷道:“除了这个蓬时之外,暂没有发现其他囚犯与倭寇,或者海盗有亲戚关系的。”
太皓道:“本官倒有一个计策……”
“什么计策?”冀廷急忙问道。
太皓道:“公开斩首蓬时!”
听到此话,在座的众位官员不禁倒吸一口凉气,冀廷问道:“只是要把蓬时给斩首了吗?”
太皓思考片刻,问道:“当初从台川城抓了多少?”
冀廷道:“在台川城共抓大小囚犯共九名。”
太皓道:“七日后将这九名囚犯全部押往台川城斩首!”
冀廷问道:“押往台川城?是不是太过于冒险了?”
太皓道:“本官知道,如今倭寇的势力已经渗透到沿海的数座城池,已经不止是从海上来的那些,说不定在温川城就有很多倭寇假扮成了温川城百姓的模样,其实在来温川城上任的路上,本官就遇到了一些倭国武士,他们武功高强,很难战胜,然而他们的行踪却极其诡秘,我们就算想将他们全部消灭,也很难找到他们的踪影。本官想利用这些囚犯将潜藏在城池中的倭寇吸引过来,然后将其一网打尽。”
司兵参军能晋仔细听了太皓的话,说道:“太皓大人的计策虽然合理,但是从温川城到台川城押送囚犯,这一路上肯定是要安排兵力的,可温川城现在只有两千兵力,而究竟这里潜藏了多少倭寇,我们是不知道的,若兵力过于悬殊,我们的胜算就会很小了。”
太皓惊疑道:“只有两千兵力?这次南竹将军带走了多少?”
双玉道:“太皓大人,是这样的,温川城本来士兵也只有两万,因为抗倭牺牲了很多,现在总共还有六千兵力,南竹将军带走了四千,城中现在只剩两千了。”
太皓闻言,心中一阵忧虑。温川城只有两千兵力,而倭寇可能不止藤原仲一那一伙,如果兵力过于悬殊,他们很可能会全军覆没。
他沉思片刻,然后对着双玉说道:“双玉大人,本官想请你代我给周边几座受到倭寇滋扰的城池官员各写一封信,三日之后请他们来温川城商议共同抗倭之事。你再安排几名可靠的传信官将信送过去。可否?”
双玉拱手道:“下官遵旨!”
太皓又向冀廷问道:“冀廷司法,本官还没到任这段时间,温川城内有无大案发生?”
冀廷道:“前几日在南竹将军的主持下,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