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着所有的全部看完了,陆尘差点没直接将这个一卷道书给扔了,怪不得说对通天一境不值一提,原来是这通天一境他压根就什么都不知道就过去了,他这不是不值一提,是根本就没话可说!
心中一方面极度鄙夷着这陈长老的竟然靠丹药外力,另一方面也同样在这自己的心中开始琢磨着,这一会儿一个丹道神妙的,难道这陈长老是过来推荐卖丹药的?
那时在清平乡,常有走街串巷卖大力丸的,吆喝之声远胜这陈长老。
不过总算还好,这通天一境虽然略显坑爹,但这看过去了,宁清境中还真有些陆尘所需要的东西。
里面讲了些许人在这宁清境的感悟感悟,也有一些对于真气的技巧的使用之类的。其中,就有真气的外放。
陆尘逐字逐句的将道书中的文字细细研读,整个人的心神就慢慢的随着文字沉了下去。然后,再慢慢的,体内的真气就自然而然的开始运转起来了。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附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道家修行,讲究共天地一息,身同自然,然后以身御天地造化,化为大威力。
凭自身真气张开全身七窍毛孔,引天地灵气入体沿经脉运行,然后再让真气在体内运转大周期,一次两次,一周天,两周天。每次周天结束,引真气入气海温养,然后气海不断造化,直至最后气息积攒足够,然后一个喷薄,将气息散发出来。由此,真气外放即成。
竹庐内,陆清湲静坐修行,陆尘抚书而观。两人体内气息叠涌,在此刻,好像随时将要喷薄而出。
道家的修行方法分了好些,其中最主要的是两种。一为性修,另一为命修。
性修的,主要是自然无为法门,又称清静法门。命修的,主要是周天搬运法门。两者都为道门正传,只不过前者修心,后者修身。不过具体到现实的情况时,还是修身的比较多。修心的一来对弟子悟性等要求极为之高,而且较之修身更为玄虚,进境更为不稳。于是久而久之,修心愈来愈少。
青云门的基础修行诀就是一卷修身诀,用的也是周天搬运的法门。讲究要弟子静坐。然后引气入体,然后一步一步在体内完成大周天。之所以要静坐,其实是为了更好的收束心神,以求达到无欲无我的大自在境界,讲究的是先身静,然后心静,然后意静的大自在境界。此境界之下,方才能使修行事半功倍。
不过陆尘和陆清湲在老头子的教导下,却是直接就静坐这一个步骤,那时候老头子传教的,就有修心的一些法门。虽然当时是废了些许波折,不过陆尘陆清湲到底还是算是完成了老头子所要求他们完成的那一步,做到了那一步以后,两个人再修行的时候,也就可以,不用在拘泥于静坐的形式了。修行也能较之常人更为快捷一点。
虚知,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这点极难。
仅从偌大青云门都没有要求弟子从修心做起就可看出。不会是因为不知道,只是因为太难。
而陆尘陆清湲现在在希望达到的真气外放,这只是道家术的范畴,与纯粹的境界心性无关。道家除了自身修为参悟,也有出世一说。人云,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每逢九州动荡,抑或者是妖魔肆虐的时候,各大门派就会派出门下行走,从而清宇内,定乾坤。这时候要用来降妖除魔的,就是这术了。当然,还有修者之间的比斗,也是通过术法的高低来评判的。
还有就是青云的九脉,其九脉分别代表的,就是青门九种术法的传承。大体为剑修,阵法,炼器,玄学,黄学,丹药,控物,御兽,以及纯粹的体修。这里面的玄学是指星象观气之流的,古籍载,荧惑守心,天下皆兵。这就是玄学的说法。
黄学则是指岐黄之术。本来这丹药也是属于这黄学的范围内的,不过后来,这丹药一流愈发壮大,而当时,青云门好像发生了一件什么大动荡,致使原来的一脉传承失去,后来由这丹药一流补了上来。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不管不管这九脉如何威力惊人,神鬼莫测,其归根到底来说,仍只不过是修者体内的气的不同运用而已,并无其他。
而现在陆尘和陆清湲的真气外发,就是以后要修行这九脉的前提条件,极大部分的术法的运用,都是需要真气外发的。不过这对于一般弟子而言,一般是进入内门以后才会接触到的,外门弟子能达到这一境界的,很是少见。
不提那天陆清湲情急之下施放出来的,已不是单纯的真气外放了,那形成的气墙,分明是已经可以简单的对真气进行塑形了。由此,更显难得。
这也正是那陈长老见到为之惊奇的原因,也是那陈长老起爱才之心,想要收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