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接连的胜利
一万八千名英军被包围在三姐妹镇以北,沃尔斯利上将竭尽所能地试图解围,但希望渺茫,出于种种考虑,得知此事的英军高层---包括总司令部和情报部---并没有将这最新的战局透露给媒体,而是做了严密的工作,封锁了这个消息,他们还寄希望于沃尔斯利上将能够打开包围圈解救被围的英军。随着时间的推移,解围已经无望,沃尔斯利上将索性为国内发去电报承认失败,顽固的英军高层至此才不得不确信,在南非大地上,他们又遭到了新一次的惨败。
10月22日,噩耗终于传来,包围圈之内的英军经受不住巨大的精神压力和肉体压力(他们已经断绝补给三天了),在指挥官的带领下,宣布投降,一万八千名英军全部成为南非的战俘,至此,南非总参谋部为了一战而毕全功而发动的这次战役终于有了一个不难么圆满的结局,原本渴望消灭五万英军,却只得到了一万八千俘虏,这样的结果苦涩得让总参谋部众人难以下咽,但对不知内情的南非民众来说,这依然是一次辉煌的胜利。
战争还在继续,但对南非来说,西线的全部兵力都已暴露,再想找到一个这样的,能够将包括远征军总司令在内的众多英军包围其中的好机会已不可得。深知这一点的总参谋部众人想起包围战时发生的亨伯特事件,无不对对民团的不听指挥深恶痛绝。
亨伯特本人按照总参谋部的命令,在率领着民团撤回汉诺威进行休整之后不久,便接到了南非法院的一张传票,有人指称他犯有危害国家安全罪,法院要求他出庭问讯,亨伯特知道,该来的总会来,他坦然地踏上了回首都比勒陀利亚的路。
英军方面,西线的沃尔斯利上将黯然撤回了三姐妹镇,与对面的十万以上的南非军队相比,他的兵力少得可怜,能够保住三姐妹镇已经是万幸了,对里士满和西维多利亚的解围已经成为一件遥不可及的事,他现在只有坚守三姐妹镇,静待开普敦和海外的援军抵达。
大英帝国在南非战争上的处境如同过山车一般急转直下,惊险而且刺激,无论是远在英伦三岛的政治家还是身在南非荒野上的小兵都绝不会喜欢这种经历,在过去的大半个世纪中,号称世界第一强国的英国好像还没有这样被人打得灰头土脸过。
以德国法国为代表的欧洲列强彼此之间的关系无非是明争暗斗,但在这次战争中,他们的立场倒是出乎意料的一致,都暗自希望伦敦吃个大亏,毕竟,这几十年来,傲慢的英国人以自己的意志主宰这个世界,试图把地球改变成他们喜欢的样子,四处开战,几乎把列强得罪光了,看到英国的惨败,各个欧洲强国都是心中暗爽,像荷兰这样与英国关系一向不和的国家更是公开声援并庆祝南非的布尔同胞取得的辉煌胜利。
这段时日,伦敦的外交官乃至一些身在欧陆的英国人都遭到了所在国居民明里暗里的挪揄和嘲笑,对于欧洲各国之间弥漫的这种幸灾乐祸的情绪,气急败坏的英国人一面在主要报纸媒体上大造舆论,宣传这只是暂时的失败,女王陛下的军队终将像在缅甸、埃及、加纳这些地方一样取得战事的胜利,一面暗中加快了援军调往南非的速度。
不过,大部分欧洲国家还是抱着坐山观虎斗的主意的,除了对英国人言语上的嘲笑和对国内支援南非的民间活动睁一眼闭一眼之外,掌管着欧洲各大强国的政治家们,基本上还是不会对南非做出什么实质性的援助,没错,南非人打得很英勇,他们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胜利,可这又怎么样?
英国的国力依然傲视群雄,在欧洲人眼中,南非的抗争不过是延长了这个国家短暂的寿命而已,没有人会真的以为南非会胜利,政治是冷酷无情的,欧洲的大人物们信奉的是丛林法则,他们也不会对这个英勇抗击侵略的国家报以丝毫的同情。
尤其是当欧洲各国的高层得知英国这次动用的军事力量,将远远超过英军曾在缅甸和埃及调用的军力,他们就更只能对南非大使耸耸肩,深表遗憾了,从英国人的举动来看,这次约翰牛们是势在必得的,列强根本不可能去触英国的霉头,为了一个小小的南非而站在这个强大国家的对立面上去,更何况他们也没有合适的干涉借口。
如果德国此时是威廉二世这个头脑容易发热的家伙掌权,那么他倒有可能因为对英国的不满或是对李慕菲的感情宣布支持南非,可偏偏眼下掌权的是老奸巨猾的俾斯麦,他走的是稳妥的道路,用自己高明的外交手腕在几大强国之间维持一种微妙的平衡,自然不会去公开得罪英国,而中法战争之后上台的法国布里松内阁奉行复仇主义,主张要从德国那里讨还普法战争的损失,更是使得俾斯麦德国不得不将注意力集中于欧陆本土,顾不得遥远的非洲南端了。
国际形势如此,因而虽然在战场南非取得了一场又一场胜利,但列强们却丝毫没有介入的意思,南非依旧不能指望德国、法国这些国家的帮助或是调停,一切都只能靠南非自己。
战争之前,华人和布尔人之中都弥漫着一股乐观的情绪,认为凭借布尔人与荷兰、比利时的特殊关系,再加上南非与德国长期合作经历,南非是能够得到荷兰、德国等国的公开支持的,但是战争爆发之后,除了荷兰有限的支持之外,列强们的反应实在是让华人们大大失望了一把,甚至连李慕菲也不得不承认自己太过于乐观了,幸好他从来不曾真正指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