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啃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帝国苍穹 > 第69章 新拳

第69章 新拳(2/2)

效的空心装药(也即是在弹头前部装一个圆锥形金属罩,锥口朝前,锥尖朝后,金属罩后部装有烈性**,前部空置,当弹头爆炸时,金属罩被高温熔化成高速液体金属射流,象透镜那样聚焦到空心部分的中心射向敌坦克的装甲,把装甲冲出一个洞,进而毁伤里面的设备和人员),这意味着在他选择独自逃生之时,车内的另外三名成员至少有六成概率出现严重伤亡,甚至有可能全体牺牲。

    心中的悲愤和羞愧像利斧般狠狠劈断维利斯托夫的精神寄托,冷汗滑过鬓角,巨大的失落随着眼前这辆坦克的缓缓停住而涌起,他多么渴望有人打开舱盖爬出来,哪怕浑身是伤、踉踉跄跄也好,可那些舱盖就像是沉重的棺材盖一样纹丝不动。爆炸的硝烟渐渐散去,维利斯托夫的眼角余光瞟见另一枚拖着尾焰的“火柴棒”飞向后面的坦克。侧面发生爆炸之后,那辆主体外观完好的t-54开始失速,然后如同被抽去灵魂的武士般完全停止了反抗。以旁观者的角度目睹这一场景,维利斯托夫很不情愿地肯定了自己的判断:自己的部队已经陷入了敌人的伏击场,而这场战争的对手,德国人以及在幕后秘密支持他们的西方国家,要比苏联高层之前预想的强得多!

    在使命感并着负罪感的驱使下,维利斯托夫从地上爬起来,他挥舞着双手想要阻止自己余下的坦克继续前进——敌人的攻击已经让他看清了形势,高速通过或是倒退撤离都可能招致全军覆没的结局,唯有依托仅存的随车步兵和已有的坦克残骸进行战斗,使敌人为了寻找攻击角度而移动位置,从而赢得一线生机。可是,命运女神似乎已经遗弃了这位多次与死神擦肩的布尔什维克战士,就在他拦停后面一辆坦克的时候,一发从背后射来的子弹悄无声息地贯入他的身躯,如同拳击手的一记重击,维利斯托夫闷哼一声倒在地上,在意识逐渐模糊之时,他听到周围传来的爆炸声一个接着一个。尽管t-54和其他苏联坦克一样造价低廉,适合流水线的大批量生产,前方损失再大也能够通过后方的努力获得弥补,然而在战争中成熟起来的装甲兵却是任何工艺都无法造就的!

    就在维利斯托夫和他率领出击的坦克部队陷入绝境之时,奉命留守万德利茨的第22旅所部还没有意识到步步逼近的危险。减少了一多半坦克和百余名战斗步兵,他们仍有近两千人的战斗力量,并有九辆坦克、三十三辆自行火炮和六十辆装甲车可以随时投入战斗。由于万德利茨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周边战场的形势,苏军指挥部显然想用它作为当前歼灭德军野战部队和下一步进攻柏林的战术支点,所以第22旅的辎重车辆在部队还未彻底打扫战场就已抵达,之前因德军阻击和炮火打击而蒙受惨重损失的第200坦克旅一部也开进万德利茨进行休整,还有一些人员则在主干公路与万德利茨之间的开阔地带抢修损坏的车辆。

    距离天亮还有一个多小时,突如其来的炮火笼罩城镇,在近乎饱和的火箭弹攻击下,小小的万德利茨根本无处藏身,让许多稍有松懈的苏军官兵还没反应过来就已经送命。数年之前,苏联军队曾在东线战场上令德国人饱尝“喀秋莎”的苦头,如今因果循环,德国人用同样的方式回敬对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德国人此时所使用的并不是喀秋莎的仿制品,而是苏联人看不上眼的“盟国货”。在东西方阵营之战中,盟军为加强战场火力而大量使用了火箭炮,尤以美军二战后期装备的t34风琴式多管火箭炮系列为代表。与喀秋莎那长长的具有代表性的火箭弹导轨所不同,美制火箭炮大都使用较短的管状或盒状发射器,有些使用专门的发射车,有些直接安装在坦克、装甲车、吉普车和卡车上,在使用上更为灵活,射程和威力方面也不完全逊于喀秋莎,但盟军在战场上的弱势表现“连累”了这些性能不俗的火箭炮,使得它们没能成为叱咤风云的武器。与美国达成秘密合作协议期间,帝**队获得了一批“风琴”,并对这种构造简单、使用便捷而且威力不打折扣的武器大加赞赏。在北欧工业条件难以满足常规火炮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帝国高层决定大量仿制“风琴”,将其作为帝**队的主要火力支援装备。

    {感谢各位书友的支持,您的支持就是我们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