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周永清之威名西夏人是知道的,种谊未必有多少人在意,多是以为他靠郑朗上位的。实际恰恰相反,种家八骏,最有名气的乃是种谔,然而种谔缺陷很多,比如过份凶残。最大的缺陷就是私心重。在种家将当中。郑朗最看重的非是种谔。而是种谊,与女婿无关。
这支宋军冒出来很突然。
然而西夏人继续疏忽,无他,泾原路本来就是宋朝的重兵区。若是从其他地区做得隐秘,能抽出来五万大军。而且还有会宁关之险。龛谷失守,宋朝只来得及在德顺军前线构建了甘泉堡与通安寨,因为会宁关离笼竿城太遥远。丢弃了。而在郑朗经营西北时,会宁关又做过重新修葺,重新焕发出古代雄关的风貌。
本来会宁关就驻扎着一万多西夏将士,用来牵制泾原路宋军,听到宋军出击,又从后方抽出五千兵力,使这一雄关兵力达到近两万人,然后就没有再管了。
两万人守会宁关足矣。
况且在西夏军队攻击下,古渭城城墙多处损毁,若是城中没有郑朗坐镇。鼓舞士气,古渭城早就拿下了。看上去。古渭城已坚守不了多少时日。
但是并没有结束,后面章楶又再度亲自出马,率领向宝、刘仲武诸将,以及两万宋军,还有两万名押运武器物资的民夫,兵出笼竿城。
当西夏人意识到不对之时,种谊与燕达两军合一,已经来到会宁关下。
会宁关守将妹勒保喜还没有接到章楶亲自出兵的消息。
他只看到宋军扎下大营后不久,立即带着各种攻城器械,来到会宁关下。
妹勒保喜洋洋自得,他拥有雄关之险,并不害怕宋军的进攻,而且这座雄关正是郑朗派兵士修建的,这对宋人来说,无疑是极大的讽刺。
翻转自此开始。
论资历无疑是种谊最浅,不过他的身份很特殊,燕达站在军前说道:“不知道关中可准备好了?”
种谊说道:“先攻一攻再说。”
“好。”
两军将各种火炮与劲弩一起拿出来,对准城头上一顿猛轰。这顿轰炸让会宁关兵士造成一定伤亡,但不是致命的,会宁关墙垛高大坚固,有伤亡,并不大。
在后方轰击射击与盾牌兵的掩护之下,宋军缓缓来到护关河边铺设浮桥。
在唐朝会宁关无比的重要,乃是中八关之一,它还有一个极其耀眼的历史,一段时间内是唐朝全国最大的渡口。非是在江南,非是在关中,就是在这个会宁关。原名又叫乌兰津,北周时在黄河边置了乌兰县与乌兰关,乌兰关管理乌兰津渡口。唐代因其地理位置,又于黄河南岸修了会宁关,唐朝与西域来往的货物大半要经过这里,还有到青海的商品与军事物资也有一半要经过乌兰津。因此会宁关成了唐朝的重要交通要冲,四达之地。不过晚唐之后,会宁关辉煌的一页成为永久的历史。到了宋朝,黄河顺着汝遮谷直接折向西北,此处仅留下一条小河,没有了大河,会宁关更失去其价值意义。
但宋朝要经营兰州,会宁关还是很重要的,这一带因为几乎全部是丘陵山区,人烟稀少,会宁关的存在,可以做为渭州到兰州最近的乌兰路上一个重要的中转站。但对于西夏或者吐蕃,其意义不大。
若不是郑朗,这一关还不会重现。
到了日落时分,正是吃晚饭的时候,宋军成功的架起十几道简易浮桥。主要是西夏人无备,会宁关西侧还有一条黄河故河,尽管是遗落成一条小河,但若在它上面架设浮桥难度会很高。东侧护关河是从这条小河引过来的,不过会宁关的修建乃是防备北方西夏人,非是防备自己,因此郑朗修建时护关河规模不大。西夏人来到会宁关后,也未怎么修建。
现在减轻了宋军架浮桥的困难。甚至有的窄处用壕桥就可以通过。但种燕二人为了抢速度,并没有准备壕桥。但准备就地制造另一样东西,叠桥。这是史上金人发明的,用木材扎成简易木排浮于水面,上面覆盖一层干柴,一层苇席,最后用泥土铺垫。这种叠桥取道的办法,不但成本便宜,搭建方便,抗打击能力非常强,并且矢石火炮不能入。郑朗将这种技术带到西北,王韶进攻湟州时偶尔也运用上。
但是种谊看到城头上西夏人没有动静,也懒得制造这种叠桥。
浮桥铺好,宋军不顾得远程而来的劳累,开始向会宁关发起进攻。
妹勒保喜一看,心中反而十分欢喜。如果宋军隔着护城河,利用火炮射击,妹勒保喜还真无辄。但到了城下,会宁关早准备了无数武器,给宋人一个天大的惊喜。
他也不知道火炮的成本,而且火炮是轰不下来会宁关的,最终还是要靠兵力强行进攻。
密密麻麻的宋军抵达会宁关下。
妹勒保喜命令手下反击,无数滚木擂石与箭矢一起落下。
这一次宋军终于出现了伤亡。
但与古渭城那边不同,这边宋军人多啊,不但在此有五万大军,后面还有军队兵出笼竿城,所以宋军底气很足。
渐渐各种攻城梯搭上城头。
天色渐暮,两军却在关上关下惨战。
就在这时候,西夏军队中有少数一些人有意无意挤在一起,相互地使眼色,忽然拨起武器,向自己战友杀去。
这一变故让妹勒保喜呆住了,怎么自家人杀起自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