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啃文学网 > 历史军事 > 大汉封疆 > 第三二八章 胡人驻边

第三二八章 胡人驻边(2/2)

留着三院职能,大院君依旧是百官之首。

    “启奏大王,安息首相欧洛巴佐,于昨日正式递交国书,希望以蒲昌海为界定立国界,从此两国修好互不侵犯。”景阳殿中,理藩院君杜延年托着一张羊皮卷,对霍光恭敬的说道。

    大都督府重新扩建之后,有一座雄伟威严的正殿,样式仿照长安宣室殿而建,只是规模上要稍小一些,这里便是安阳国举行朝会的地方,被霍光命名为景阳殿。

    “这个时候递交国书互不侵犯.....看来安息国内出现变故了。或许苏拉已经开始东征了吧?先不用回复他们,静观其变吧!”霍光想了想便说到。从时间上来看,一年前苏武派出的使团,应该已经在返回的路上了,那些人依然会走身毒绕道滇国返回蜀郡,而一旦到了蜀郡,消息将会第一时间送至敦煌。

    如今欧洛巴佐已经占据了西域,并且开始将其纳入了统治之下,这一年以来两军之间倒是基本没了什么交战,似乎蒲昌海与阳关玉门之间成了默认的界限。

    “从海德拉巴运回的铁锭已经开始锻造武器,半年之后应该可以装备上万精锐所用。这种武器我们已经测试过了,对安息铁甲骑兵效果非常明显,一旦装备万人所用,再配合这种钢铁制造的弩箭,我军便不再惧怕安息铁甲骑兵了。”霍棠开口说道,她本就不赞成与安息议和。西域之地广阔富饶,安阳国要壮大必须拿下这里,这里没有茫茫大海阻隔,通过这里可以与整个世界进行贸易。

    “好,不管苏拉是否开始了东征,待这种新式兵器装备之后,便正式与安息军团开战。让虚陀靡和乌雅尽快解决掉右贤王,孤不想大军西出两关的时候还担心后方。”霍光早已见识过那种海德拉巴钢锻造武器的优良,他相信只要河西军大量装备这种武器,安息军团便再无优势,那时候便是他收复西域的时候。

    “臣妹保证,半年之内右贤王部将不复存在。”霍棠自信的说了一句,脸上的笑容让人觉得她的话就是理所当然。

    当河西的安阳国正在厉兵秣马的时候,河东之地的大汉已经开始了休养生息。刘进也展现出了一个合格帝王的所有品质,他勤于政务,任用贤臣,即不沉迷于美色,又是勤俭节约。连本该继位之初便开始修建的陵寝,都被他下诏推迟到五年后再建造。皇后王翁须更是以身作则,又恢复到了文帝在位时后宫裙不及地的优良传统。

    就这样这个百废待兴的帝国,自上而下的开始了新一轮的奋发建设,一股蒸蒸日上朝气蓬勃的气息出现在这个庞大而古老的帝国中。

    承明殿,这座本是供朝臣休息的殿室,如今却成了皇帝刘进与朝臣主要的办公场所。刘进将原本有些注重形式的朝会进了更改,除了每月两次的朝会,其它时候都不进行人员众多的朝会,而那些皇帝的亲近之臣,则每日都与皇帝在承明殿处理军国大事。

    所有的事情当天解决,绝不推诿拖延,在皇帝的亲自主持下,一个类似后世联席会议的小朝堂,每日都处理着帝国的各项事务。

    “陛下,匈奴右贤王一部已经彻底归顺了女王乌雅,而我们刚刚收到了乌师庐的称臣上表,他以匈奴单于的身份请求归顺大汉。”承明殿中,丞相司马迁将一册奏章展开,神色无比郑重的说道。

    “按理说先帝接受了匈奴女王的称臣,又赐予了女王金印和权杖。乌师庐便是伪单于,大汉不应接受他的称臣。”御史大夫张安世眉头皱了皱说道。

    从法理上来讲,大汉目前只承认一个匈奴之主,便是女王乌雅。而乌师庐则是匈奴的乱臣贼子,理论上来讲,大汉不能接受一个附属国的乱臣再次称臣的。

    “接受乌师庐称臣确实不妥,这样便等于交恶了匈奴女王,还有......还有安阳王.....不过若让匈奴一统,确实对大汉也不利。”刘进想了片刻说道,他知道霍光是有意助乌雅一统匈奴的,但是站在刘进的位置上考虑,匈奴内战比统一对大汉更有利。

    “臣倒是有个想法。”廷尉丙吉抬头看着皇帝刘进说道。

    “廷尉但说无妨。”刘进看着丙吉这个小老头点了点头说道。

    “臣以为既然不能明着接受乌师庐归降,不如暗中接受。如今我大汉占据云中雁门以北大片疆域,可是外长城以北于我大汉并无用处。不如暗中接受乌师庐归降,将他们从原匈奴左地全部迁入外长城以北,让他们作为大汉的第一道边防。这样一来匈奴女王可以名义上统一匈奴之地,而她又不能进攻外长城以北的区域,乌师庐的匈奴左部依然存在,这样匈奴依然处于分裂内乱之中。而且如此一来,匈奴左部和乌桓便成为了大汉北方的屏障。”丙吉眯着眼睛说道,却是想到了一个以匈奴对抗匈奴的办法。

    现在匈奴乌雅大势已成,灭亡乌师庐只是时间问题,如果真按丙吉说的这么做,便能保存匈奴左部的有生力量。没有统一的匈奴是不会对大汉北疆造成威胁的,同时两部匈奴只要存在,就会陷入无休无止的内乱中,加上幽州以北早已臣服大汉的乌桓人,大汉的北疆便形成了一道由异族组成的屏障。

    “以胡人驻边.....这好像与安阳王的治国方略不符啊!”大鸿胪苏武脸上露出担忧之色,他也不得不承认丙吉这个计策就谋略而言堪称经典,但他一想到天禄阁中那本《安阳王治国方略》中反复提到不可内迁胡人,就总感觉这件事有什么后患。

    “只是让他们在外长城以北生活,那里可以半牧半耕,甚至还可以让匈奴左部慢慢接受大汉文化,这不正是安阳王的另一策略吗?这可算不上胡人内迁之举吧!”丙吉连忙解释道。

    《安阳王治国方略》不仅是皇帝和太子必读的内容,朝中重臣也多有拜阅,丙吉也知道霍光是严禁胡人内迁的,不过他认为这只是要胡人驻边,并非真正的内迁。

    承明殿中一时沉默,丙吉的话不无道理,而这样也确实最符合大汉的利益,一时间便有些难以决断了。所有人都看着刘进,现在只有皇帝来做这个决定了。

    “那么便接受乌师庐的称臣吧,将他们迁往外长城以北,以胡人驻边.....”良久之后刘进终于还是决定了实行胡人驻边的策略,一方面他是在为大汉考虑,而另一方面他也不希望看到匈奴女王壮大,因为乌雅其实代表的是霍光的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