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村附近筑起了土垒工事,作为前进阵地。这个阵地中央有一个多面堡作为骨干工事。
库图佐夫的阵地选择和工事设置,是同他的作战企图紧密相关的。他想依托这一平原地区中的有利地形,运用积极防御的手段,尽量杀伤敌军有生力量,同时保存自己的实力,为尔后彻底粉碎进攻之敌创造条件。
为此,他特地将俄军作了纵深梯次的配置,具体部署是:把个部俄军分为四个防御集团,即右翼、中央、左翼和预备队集团。
由巴克莱指挥的第一军团,分编成右翼和中央两个集团:右翼集团由步兵第二、第四军和骑兵第二军组成;为了保障右翼部队的行动,在其前面配置有四个哥萨克骑兵团和三个猎骑兵团;中央集团由步兵第六军和骑兵第三军组成;军团的预备队由骑兵第一军和一个独立哥萨克骑兵军组成,隐蔽地配置在军团的右侧后方。
由巴格拉季昂指挥的第二军团构成左翼集团,下辖步兵第七、第八军和骑兵第四军;军团的预备队由一个混编掷弹兵师和一个胸甲骑兵师组成,配置在较为暴露的左翼侧后。与左翼边缘相连的森林地带,由八个哥萨克骑兵团和一个民兵团负责防守。
俄军的总预备队,包括有步兵第三、第五军和一个胸甲骑兵师,以及拥有三百二十四门火炮的炮兵预备队,这些部队都配置在阵地中央的后方地域。
为了尽量杀伤敌军的有生力量,俄军在具体部署上分成了三线配置:第一线为步兵军,第二线为骑兵军,第三线为各部队的预备队和总预备队。
而在第一线步兵军的前方,还布设了由猎骑兵组成的散兵线。
第二线骑兵距第一线步兵约三百至四百步,其后的预备队距第二线骑兵约八百米。
这种部署说明,俄军的防御有着一定的纵深,便于兵力、兵器在战场上广泛实施机动。按照库图佐夫的设想,这样可以迫使拿破仑在不利的情况下实施正面进攻,一旦形势有利,俄军就能对法军的一翼和后方实施反突击。
拿破仑的战略主张,历来是以一次总决战粉碎敌人。进入俄国腹地以来,他一直渴望着进行决战的机会。所以,在得悉库图佐夫准备会战的情报后,显得异常兴奋。
是的,长距离的追击和过度的疲劳,已使法军大大减员。
现在,法军兵力只剩下了十三万五千人,五百八十七门火炮。即使这样,拿破仑仍然充满着信心。他认为,成败在此一举,决心集中主力彻底打败俄军。
在获悉俄军阵地的大致情况后,经验丰富的拿破仑立即作出决定,把主要突击指向俄军左翼,即巴格拉季昂军团的防线,实施正面突破,尔后向俄军右翼的后方卷击,将俄军压缩至科洛查河予以歼灭。
为了保证突破成功,他又一次运用在主要方向集中优势兵力的办法,决定把现有兵力的三分之二,即大约八万六千人的兵力,放在两公里半的地段上实施进攻。
为配合主要方向上的正面突破,在俄军右翼的博罗季诺和左翼边缘的乌提察,各以一个军实施助攻,以牵制和吸引俄军的兵力。这种正面进攻的办法,即使在当时也不一定就是完善的。
鉴于俄军在前哨战中打得非常顽强,正面突破并不那么容易,达武元帅曾经提出建议,应该使用一部分兵力从俄军的左翼边缘进行迂回,以扰乱俄军后方,并切断通往莫斯科的退路。事后证明,达武元帅的建议异常明智,可是拿破仑过于自信,并且害怕任何复杂的机动部署会令俄军因感到后方受威胁而再次撤退,以致没有采纳达武的正确主张。
博罗季诺的前哨战于九月五日,在舍瓦尔季诺村发生。
当时,俄军在这个前进阵地上驻守着大约一万二人的兵力,其中有八千名步兵、四千名骑兵,三十六门火炮。紧紧追来的法军,立即抓住这股俄军实施进攻,法军投入的兵力,大约有三万名步兵,一万名骑兵,一百八十六门火炮。
俄军的防御战打得很顽强,战斗持续到深夜,法军进行白刃拚杀,终于夺占了主要的工事——多面堡,守军残部才被迫撤至主阵地。
一名待在指挥部的传令官无比兴奋的对取得胜利的士兵们打趣说:“伙计们,皇帝对你们非常满意,他派来我来亲吻你们沾满泥巴的大屁股。”
此时的科莱茨基少校没有参加任何一次战斗,他和他的队友们只是负责欧仁亲王的安全。
正是由于这场激战,库图佐夫不仅赢得了一定的时间,可以用来改善阵地上的防御工事,而且得以更淮确地判明法军的部署及其主要突击方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