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两府扩大会议
“放心,我一定会让你的阿爹备极哀荣的,祖籍太原暂时是回不去的了,就葬在东京吧,我会专门派遣中使把灵柩护送回朝的。(最稳定,)你的小阿弟荫封一个供奉官还是不成问题的,他不是和胜哥同龄么?等到出阁的时候,就陪着胜哥一起到武学进修吧。”
郭炜并没有太好的办法来安慰李秀梅,像什么“节哀顺变”之类的空话其实一点用都没有,相形之下,李筠死后的哀荣和荫其遗孤自然是郭炜能够做到的最好安慰方式了。
不过李筠的祖籍是太原,眼下可就没有办法将他归葬故乡了。
说起来朝中有不少文臣大将都是河东人咧,尤其是中高级武将当中,河东人的比例相当的高。这倒是并不奇怪,因为除了后梁之外,前面几朝的根基都可以算在河东,唐末这些年中原朝廷的争夺,基本上也就是河东、河北与河南军阀之间的分分合合,最后算是河东军阀与河北军阀联合起来把河南军阀给推平了。
大周建立之后,原先主要在联合势力当中呈现为附庸和补充的河北势力地位在逐步上升,而因为京畿所在地的缘故,中低级军官当中的河南人也是越来越多,已经逐渐冲淡了河东人的比例,不过出身河东的老将、宿将仍然占了很大比例。好像韩通也是太原人,而张永德则是阳曲人,吴廷祚是太原人……倒是在文臣当中,除了开国时候的一些出身于属吏的从龙之臣,因为科举的缘故而在地域方面分布比较广、比较平均。
出身于河东的大将当然还不至于就因为一个出身而偏向于河东的势力,不过如果能够拿下河东,让这些人有荣归故里的指望,满足他们内心潜在的叶落归根的想法,对于他们的士气应该是大有裨益的吧……从拿下契丹的南京道之后,原籍幽州等地的文武官员的精神状态变化来看,郭炜是确信这一点的。
只可惜眼下还是不能让李筠归葬故里了,不过葬在东京也不错,许给李秀梅的李筠死后哀荣和对其幼子的荫封应该不难通过,这个即便是一般的皇帝都做得到的事情,以郭炜对朝堂的掌控力来说更不会有问题。(最稳定,,)
然而郭炜说完话却没有听见李秀梅的回应,他不由得心怀诧异地低头看了一眼,却见她已经伏在自己的胸口睡着了,秀眉还是微蹙着,脸上仍然带着戚容,不过神态和方才比起来已经安祥了许多。
郭炜微微地舒了一口气,伸出右手拨拉了一下她略显凌乱的发梢,又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背。看样子自己的安抚还是很有成效的,已经哭了快一整天的李秀梅总算是能够安神睡上一觉了,想到这里,郭炜也忍不住打了一个哈欠。
…………
“北平府乃是北地重镇,备御契丹的燕山防线之枢纽,虽然有吴廷祚为知府,但是也不能长时间空缺了节帅,而且此等节帅非年富力强之宿将不可,又不能草率任命,众卿可有合适人选推荐?”
滋德殿上,又一次两府紧急扩大会议在此召开,除了几个宰相、尚书、枢密使、枢密副使和判三司之外,还有禁军的四个军司在京主要官员,商议的正是几员大将骤然离世之后的安排。
关于几个去世武臣的封赠和荫补,会议上倒是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争执,像资历位分最低的赵彦徽赠太子太师,资历较老的李万全和位分较高的韩令坤都赠侍中,资历位分最高的李筠赠尚书令、追封陇西郡王,这些都不需要郭炜出面,枢密院和礼部很快就有了相关的提议,并且在会议上几乎是获得了一致通过。
就是录韩令坤已经成年的两个儿子韩庆朝为闲厩使,韩庆雄为闲厩副使,录李筠尚未成年的幼子李守义为西头供奉官,这在会议上也是作为常态通过了。
只是在讨论到相关的继任人选的时候,会议就有些卡壳了。
其他地方倒也还好,反正这几年的战功累积下来,禁军肯定会有不少军官被正授节度使而又难以在军司当中升职,到时候落去军职出任地方给少壮军官腾位置是正常的步骤。主要是北平府、范阳军这里实在是太重要太显眼了,之前用李筠坐镇,一则他是太祖时期的宿将了,二则又是国丈,那是无论在能力方面还是忠诚方面都可以放心的,现在要换人,众人一时间还真不知道应该提名哪一个了。
“镇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