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

第12章 莺歌燕舞上(2/2)

避难凉州,带去了汉魏传统乐舞。氐族吕光和匈奴族沮渠蒙逊把平西域获得的龟兹乐与传于凉州的中原旧乐相合,产生了新型乐舞西凉乐。

    自南北朝以来北方最重胡舞,隋大业年间的九部伎中,西域乐部占有6部,至唐贞观十六年十部伎中又增高昌乐。

    唐代燕乐自周dài kāi始,宫廷设立专门的乐舞机构,集中和培养专业乐舞人员,重视继承传统和吸收外来影响。此时,乐舞机构有太常寺、教坊、梨园、宜春院等,集中了大量技艺高超的乐舞伎人,重视舞蹈技巧的培养和训练。

    宋代舞蹈及其戏剧因素宋代舞蹈主要有 3个方面:宫廷队舞、民间队舞和百戏中的舞蹈。宋代在唐代队舞的基础上发展为小儿队舞和女弟子队舞。

    元代的戏曲舞蹈和宗教舞蹈元代的戏曲艺术称元杂剧。中国古代的宗教舞蹈,主要是巫教、道教和佛教舞蹈。

    元代以信仰萨满教和嘛教为主,在元朝的宫廷队舞充满了宗教迷信色彩。

    明清时代的舞蹈这一时期的舞蹈,大致可分为3类:宫廷队舞、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

    清代宫廷宴乐队舞的总名为庆隆舞,其中包括介胄骑射的扬烈舞和大臣对舞的喜起舞。

    明、清的戏曲舞蹈,是戏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分为5类:插入性的舞蹈,程式化的舞蹈段子,程式化的舞蹈动作。

    舞蹈类型

    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祭祀:兵舞、帗舞、羽舞、皇舞

    巫礼:兵舞、帗舞。

    驱疫

    教育:小舞有帗舞、羽舞、皇舞、旄舞、干舞和人舞。

    贵族子弟舞云门、咸池、大韶、大夏、大濩和大武。

    宴享:弓矢舞

    鲁国雅舞:象箫、南龠舞

    两汉时期

    雅乐舞:主要用于祭祀

    武舞:剑舞、棍舞、刀舞、干舞、戚舞

    文舞:长袖折腰舞、掌上舞、盘鼓舞

    俗乐舞:

    郊祭乐舞、兵法乐舞、朝贺宴乐

    舞四夷之乐:东夷之乐执矛舞、西南夷之乐执羽舞、西夷之乐执戟舞、北夷之乐执干舞。

    魏晋南北朝时期

    宫廷舞:

    清商乐舞是汉民族传统民间乐舞的称谓。

    白纻舞、大垂手舞、明君舞、巴渝舞、公莫舞、铎舞、鞞舞等。

    胡舞主要指西北少数民族的舞蹈。

    天竺乐是印度传来的乐舞,

    龟兹乐是来自xīn jiāng龟兹一带的乐舞。

    大唐时期

    宴享宫廷舞

    九部伎、十部伎、坐部伎、立部伎、健舞、软舞、大曲、歌舞戏、百戏

    燕乐:四部乐舞:破阵乐、庆善乐、景云乐、承天乐。

    清乐:白纻舞、巴渝舞、拂舞、前溪舞、鞞舞。

    西凉乐:代表舞蹈是狮子舞。

    天竺乐:佛教乐舞。

    康国乐:又称“胡旋舞”,是疾转如风的转圈舞。

    立部伎中的安乐:城舞

    太平乐:五方师子舞

    破阵舞

    庆善舞

    “健舞”

    剑器舞

    胡旋舞

    胡腾舞

    柘枝舞

    “软舞”

    绿腰舞

    春莺啭

    唐代大曲,又称“法曲”,属宴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散序,以器乐演奏为主;中序,以歌唱为主;破,是全曲的**,以舞蹈为主,。大曲、民间俗乐舞

    两宋时期队舞、大曲歌舞

    元代赞佛乐舞、昂鸾缩鹤之舞。

    明代雅乐舞:用九奏三舞,三舞为平定天下之舞、抚安四夷之舞、车书会同之舞。九奏之后,用队舞结束宴会。舞队有诸国来朝之舞、长生队之舞等。

    清代宫廷舞、队舞乐、瓦尔喀部乐、朝鲜乐、蒙古乐、回部乐、子乐。

    这些是羋横知道的中原乐舞,不过,羋横也看到,存在一些问题。这些乐舞,大多用于祭礼或庆典,表现形式过于严肃,纯粹供人欣赏,愉悦身心的少,另一方面,乐舞主要供宫廷使用,给百姓及一般士人看的少。舞者的装扮过于华丽,配乐复杂也是一个问题。羋横准备改变这一局面,先弄一些给百姓看的乐舞。之后,他还准备减化乐舞的动作、服饰等。

    在这之前,他要先看一看乐舞的基本形制。乐舞的服装、道具也是要看的,还要挑一挑曲子。

    所以,羋横安排了这次大会,看看这些乐舞。具体的组织,则仍由屈原来进行。对于表现出众的舞者,和其它大会一样,要颁发奖赏,赏的东西,和其它大会相同。那么,这乐舞大会,该怎么办呢?

    (本章完)